《新江苏·中国江苏网》“园”你一席江南梦!4月16日,来南京“打卡”十三地市园林盛景

时间:2021-04-14 来源: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作者:佚名

  

  “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桃花源,园林便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桃花源”。4月16日至5月16日,第十一届江苏省(南京)园艺博览会“望春风而来”,本届园博会将集中展示江苏十三地各具特色的城市园林风光。4月9日上午,江苏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园博会相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依托特色生态资源,四大花园展园林胜景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顾小平介绍,新建的园艺博览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占地面积约345公顷,是南京紫东片区重要生态节点,所在区域具有良好的山林植被、工业遗产、矿坑崖壁等特色资源。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顾小平

  博览园充分结合场地特征,由时光艺谷、苏韵荟谷、云池梦谷、崖畔花谷等四大花园组成。在建设中融合“花园、公园、乐园、家园”理念,通过生态园林技术、绿色转型发展、多元文化融入,打造集园林园艺展示、休闲体验、度假康养和会展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精品园林。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邢正军

  探索应用新技术,古典园林工艺焕“新生”

  “在园博会博览园的设计环节,我们特意邀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等一批功底深厚、技艺精湛的大师主持园区规划。”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邢正军介绍,经过反复碰撞,团队最终确定“一个标志性建筑、两大光智工程、三个主入口、四大精美花谷、五大地标景观、六大配套设施”的功能布局。

  

  园博会博览园

  经过精心雕琢,建成的博览园呈现出传统园林艺术的现代传承与创新、城市山体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再造、现代工业遗存的活化利用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应用四大特征。

  “本届园博会坚持科技引领,探索应用园林建设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合理选用园林植物新品种,普及应用乡土适生植物,形成了良好的景观空间和生态效应,塑造了城市高品质建设的新样板。”顾小平说。

  

  园博会博览园

  会展活动持续升温,园博盛会“永不落幕”

  为实现长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本届园博会打造由人工智能主导的智慧景区系统、全域沉浸式夜游景区,用科技助推游客体验。还从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出发,结合博览园规划建设引入商业夜市、旅游演艺、研学旅行、温泉文化、会展演出等元素,真正实现日夜盛开、四季盛开、永远盛开。

  在专题展览和园事花事活动方面,本届园博会致力于搭建园博交流的“竞技”平台,将集中展出一批高水平、有特色、代表性强的园林园艺展品。将举办全省园林绿化行业花卉工(插花)职业技能竞赛、“园博园的时代传承与创新”对话活动、江苏名园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以及《江苏古典园林实录》图书首发仪式等一系列活动。

  “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即将广开大门,喜迎八方来客。展会期间,我们将全力做好园博会各项运营管理和安全保障,努力办成一届特色鲜明、精彩难忘、永不落幕的园博盛会!”邢正军说。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周永金王宛璐 高行健

  


原文链接: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art/2021/4/9/art_8642_9749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