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数字看『绿建』
■“十三五”期间,累计获得绿色建筑标识4348项,其中二星级及以上标识项目3410项、共36687.3万平方米,占比83.8%,高星级绿色建筑数量和比例大幅提升,标识项目规模及增速保持全国领先。
■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65%节能标准,“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新增节能建筑8614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21922万平方米、居住建筑64226万平方米)。全省节能建筑累计23亿平方米,占城镇既有建筑总量63.3%。
■重点支持建筑能效提升奖补城市和示范项目做好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工作,鼓励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市场化方式,持续推进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十三五”期间,完成4409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公共建筑2681万平方米、居住建筑1728万平方米),累计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模总量达7388万平方米,占全省建筑总量的5.5%。
■落实可再生能源系统与建筑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要求,开展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复合利用和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研究。“十三五”期间,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7086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35335万平方米,地源热泵系统应用1751万平方米)。全省累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总量达7.2亿平方米,太阳能光热、浅层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分别达47.1%和6.8%。
■累计设立76个省级绿色城区,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和节约型城乡建设,编制了约400项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专项规划,发布了各类政策文件约600项,建设了1113个示范项目、总面积11154万平方米,约占全省绿色建筑标识总面积1/4。各地基于自身优势,开展了路径多样、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建设实践。
■“十三五”期间,新设立省级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项目207项,累计安排财政资金超过10.5亿元,支持绿色建筑类示范项目54项、共624.6万平方米,示范带动绿色建筑由“浅绿”向“深绿”迈进;支持既有建筑改造项目72项、共1085.6万平方米,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建筑节能改造领域,带动了一批企业转型升级;新建绿色城区18个,引导单体建筑示范向区域集成示范转变,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和人居环境建设。
2021年6月30日《中国建设报》4版
原文链接: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art/2021/6/30/art_8642_9864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