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组图)

时间:2021-05-19 来源: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作者:佚名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唐标文(右二)在桂平市调研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唐标文(中)与贵港市市长蓝晓(右)在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调研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关于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要求,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5月12日,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唐标文率队赴贵港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调研指导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特色小镇建设等工作。

  在桂平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唐标文详细了解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安装运行、存量渗滤液处理计划、尾水排放处理方案、垃圾填埋场扩建和焚烧发电厂建设等情况,对此次桂平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受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点名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整改工作要求。唐标文强调,桂平市相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逐条逐项认真梳理,查漏补缺,加快整改进度,全面提升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了解贵港市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情况,唐标文还实地考察了港南区桥圩镇“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据悉,近年来,桥圩镇充分发挥产业发展、自然资源、人文风貌等方面特色,围绕“柔暖羽绒,和暖温泉,香暖富硒,红暖老区”四大元素打造温暖小镇的目标已初步成型,先后被评为贵港市经济发展“十佳乡镇”“自治区小康示范镇”“自治区工贸强镇”“中国羽绒之乡”“全国重点镇”;并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同时在2020年完成财政收入1.16亿元,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唐标文边走边看,实地查看沿线风貌提升情况,并与当地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详细了解特色小镇规划、休闲娱乐设施建设、特色产业运营发展等情况,对桥圩镇“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鼓励当地解放思想,盘活红色品牌、生态绿色品牌、羽绒品牌等资源要素,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为我区乡村振兴添亮点、树标杆。

  唐标文强调,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要注重质量,遵循《广西农房特色风貌管控导则》,农房改造要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并因地制宜实施“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建设;要着眼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留住乡愁,利用乡村风貌提升成效推动移风易俗;要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由初级产品生产向精深加工的转变,进一步壮大羽绒产业,推动特色小镇培育取得实效;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宣传乡村振兴的内涵要义、典型经验和感人事迹,推动群众实现从“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城建处、村镇处以及贵港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参加调研。(姚琳尹  秦钟明  刘文华)

  


原文链接:http://zjt.gxzf.gov.cn/xyxx/dsxx/t89149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