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报》农房和村庄现代化擦亮江苏乡村建设最美图景
农房和村庄是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没有农房和村庄建设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我省坚持以农房改善带动村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以村庄现代化引领农房品质持续提升,统筹推进苏北农房改善、农村危房改造、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工作,“美”成为我省村庄最亮丽的底色。12月23日,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省农房和村庄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情况及未来发展路径。
“住有安居 住有宜居”,
“清零”存量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
住房是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直接来源。农村危房改造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中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要举措。我省自2012年被纳入国家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以来,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就会同财政、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聚焦农村“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家庭,采取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等形式,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最基本的安全农房。
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大威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2.9万户,发放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24.9亿元,实现存量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清零”,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我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全省启动实施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3617户,截至11月底,已竣工3479户、竣工率96%。
苏北作为我省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地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苏北老区人民的殷殷嘱托,回应农民群众热切期盼,2018年9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了苏北农房改善工作,并将其作为我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房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经过三年的共同努力,“三年改善30万户”的省定目标任务已如期完成,并建成了一大批承载乡愁记忆、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型社区,其中64个被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农房改善的综合成效持续显现。据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显示,苏北五市改善农户的满意率达93.3%。
“留住乡愁 各美其美”,
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基本实现全覆盖
白墙黛瓦,村居错落有致;道路整洁,往来交通便捷……如今,行走在江苏的农村,处处风景如画,又处处别有风味。
自2017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来,我省就紧紧围绕“特色”“田园”“乡村”三个关键词精准发力,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的原则,优化乡村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加强村庄重要节点空间、公共空间、建筑和景观设计,保护自然肌理、传统建筑、历史文化,培育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各有关部门也围绕“钱、地、产、建”等多个方面进行支持和保障。刘大威说,经过四年的持续努力,全省共建成了44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实现涉农县(市、区)全覆盖,其中135个为试点村庄,圆满完成省级试点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部分地区推动“串点连线成片”,初步形成了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的雏形。
传统村落,承载着人们最深刻的乡愁。近年来,我省也积极抓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组织传统村落调查申报,督促保护项目实施,先后有五批共33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至目前,省住房建设厅联合省相关部门认定并公布了四批共 364 个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择优遴选出 365 组江苏省传统建筑组群。
写好“后半篇” 再上新台阶,
促进传统村落的当代发展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扎实推进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等要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踏上新的发展征程,我省将怎样推动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刘大威表示,在农房方面,我省将在系统梳理总结苏北农房改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各地持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因地制宜探索让城市更向往的农村现代化居住形态。同时,督促各地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深化社会治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写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支持政策,指导各地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实施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加强质量安全技术指导与监督管理,及时消除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隐患。
在村庄方面,我省将指导各地深入开展特色田园乡村面上创建,加强已命名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动态管理,并推动建设一批融山水、田园、产业、乡愁于一体的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持续开展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的摸底调查,分批次认定公布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动态更新江苏省传统建筑组群目录,择优推荐部分省级传统村落申报中国传统村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统村落整体格局、传统肌理,修复环境要素,鼓励合理开展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等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传统村落的当代发展。
记者 洪姝翌
2021年12月24日《江苏经济报》A01
原文链接: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art/2021/12/24/art_8642_102249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