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网》今年江苏城乡建设“大盘”敲定 这些民生事与你我密切相关
2月24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在南京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21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部署了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便利化工程,改善农村住房条件……今年全省城建重点来啦!其中不少民生事与你我密切相关。
数“说”江苏住房和城乡建设成绩
2021 年,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精彩纷呈,一组组夺目的数据,一串串耀眼的数字,数 " 说 " 着满满的收获。如期高质量完成三年改善30万户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任务;整治停车收费管理问题超过7000个;持续推动全省建筑领域节能减碳,江苏绿色建筑规模和占比保持全国第一;扎实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数量全国最多;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累计公布命名五批439个省级传统村落和365个传统建筑组群;全省新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56万套(间),占全国任务量十分之一;全省实际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02个,受惠居民超过160万人,推动加装电梯3108部;全省新增公共停车泊位超过10万个、新建改造城市公厕900多座。深入贯彻城市更新要求,持续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全省新增15个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县、区)、199个试点项目,南京、苏州入选国家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全省新增省生态园林城市3个、新改建便民型公园绿地94个;扎实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公布命名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22个,实现了所有涉农县(市、区)全覆盖;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城镇燃气居民使用安全“七个一”行动,发放城镇燃气居民使用安全手册790万份,手册同步通过有线电视开机画面播出2.2亿次。
擘画江苏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蓝图
今年,江苏聚焦中央决策部署,以“一个主题”“两项行动”“三个重点”为总牵引,全力开创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个主题”,即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要求,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做出住房和城乡建设的更大贡献。“两项行动”,围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突出抓好城市更新行动和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三个重点”,是防风险、保民生、促发展。
关键词:城市更新行动
今年,江苏将出台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以逐步消除累积的“城市病”为问题导向,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美丽宜居城市为目标导向,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阶段性经验和更新成效人民满意度高为结果导向,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在开展城市更新体检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至“十四五”末的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编制更新项目的实施方案,一体化联动考虑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以“绣花”功夫体现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和文脉延续性,推动城市更新做一块、成一块。为推动地方创新探索实践,省级建立竞争性试点申报制度,遴选试点,通过地方试点形成示范经验,积极探索具有江苏特点的城市更新有效实施路径。
关键词:改善农村住房条件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决策部署,出台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方案,突出“一个重点”,即农房安全和品质提升,聚焦农房改善和村庄改善“两个改善”,把准“三个定位”,即坚持农民主体、引导自我更新,坚持政府支持、加强分类施策,坚持规范操作、严守政策红线。通过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农民自我更新,实现2022-2026年改善全省50万户以上农村住房的目标。
关键词:城乡建设绿色发展
制定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区域、城市、居住社区、绿色建筑、基础设施、美丽田园乡村、现代化治理能力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引导绿色低碳区域示范创建,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持续推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和公共机构建筑能效提升。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内涝治理,实施城市易淹易涝片区滚动式整治,扎实落实城市内涝治理五年行动计划。深入落实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年内全省建成垃圾分类达标小区3000个。抓好环保督查重点关注的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垃圾焚烧飞灰等问题整改,确保安全规范处置。推动开展《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推动开展“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市(县)”创建。
关键词: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要求,制定我省实施意见,推动江苏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强调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应保尽保”,提出“系统完整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遗产”,要求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强调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要求以用促保,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生活;强调遗产保护与建设发展有机相融,将历史遗产作为高质量城乡建设的文化资源。在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同时,我们注重地域特色风貌塑造和建筑文化普及,加快推动构建省、市、县三级沿海地区特色风貌管理体系,制定沿海特色风貌塑造设计导则、三年行动计划,指导沿海市县建立总建筑师制度,推进重点段落详细设计方案编制和2022年重点项目实施。高质量办好“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江苏·建筑文化讲堂”。持续开展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的摸底调查,分批次认定公布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
“民生城建”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江苏将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力度,推动全省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05个。在改造中重视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同步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和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导地方健全动员居民参与机制,广泛开展共同缔造;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优化资金共担机制;推动城镇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补齐物业管理服务短板;结合美丽宜居住区建设,渐次推进省级、市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创建工作。
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全省新开工城镇棚户区改造18万套、基本建成13万套,新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4.8万套(间)、基本建成7.3万套(间)。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坚持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加大公租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稳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确保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做好住房公积金扩面和资金监管,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推进住房公积金支持租赁住房发展、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
深入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省新增停车泊位10万个。推进智慧停车建设,引导有条件的机构单位向社会开放车位,提升停车治理能力。统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各项工作,做好全省汛期供水安全保供及太湖应急防控,确保饮用水安全。扎实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行动,推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2022年全省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0万立方米/日、新建污水管网1200公里。持续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加快推进“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示范河道建设。进一步补齐垃圾处理设施短板,全省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500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能力700吨/日。
建设“乐享园林”,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建设品质。全省新增建设“乐享园林”小型绿地活力空间100处。持续推动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建设并公布一批“公众喜爱的高品质绿色开放空间”。办好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江苏省第十二届(连云港)园艺博览会,更充分地发挥园林园艺博览会综合示范效应。
高质量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持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全年新增“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120个,引导各地有意识串点成线连片,科学有序地推进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启动第二届“丹青妙笔绘田园乡村”活动,持续扩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社会影响力。有序推进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持续开展重点及特色镇发展项目示范,扎实推进被撤并乡镇集镇区环境整治工作。
扎实开展城镇燃气老旧灰口铸铁管更新改造,统筹推进管道更新改造工作。推动各地完成15年以上城镇燃气老旧灰口铸铁管更新改造,实现城镇燃气高中压管道违法占压动态“清零”。同时,全面摸清城镇燃气、供水、排水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底数,制定实施计划,建立健全适应更新改造需要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管道更新改造工作。
我省还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准确理解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三稳”目标,指导各地健全完善房地产发展“一城一策”,增强调控政策协调性精准性,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新城建 :让群众幸福生活更有“智”感
此外,今年江苏还将全面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发展水平。深入实施“新城建”,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指导南京、苏州市有序推进国家试点任务。持续推动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加快实施智慧灯杆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导各地数字化城管智慧升级,尽快实现国家、省、市三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同步、业务协调、处置互动,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研究制订推进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制订智能建造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开展智能建造试点。
(记者 尹浼又)
2022年2月24日《荔枝网》
原文链接: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art/2022/2/25/art_8642_103581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