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创新添引擎!华工建广州国际校区 学生规模预计1.2万做中国智谷

时间:2018-05-15 来源: 作者:

  继2017年4月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在番禺区的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破土动工之后,今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项目建设活动在这里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将携手世界百强开展合作,打造创业人才汇聚舞台,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几何中心的番禺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打造人才高地提供新的引擎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选址于番禺区南村镇、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起步区,与广州大学城隔岸相望,将于2021年全部建成。校方表示,该校区将以打造世界一流、千载格局为宗旨,争取在短时间内建成理工特色、世界一流的国际化校区,逐步实现约12000人的办学规模,建立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结合国家战略,聚焦新兴交叉学科,拟建成10个学院和多个研究院;汇聚全球顶尖人才,培养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拟通过为高端人才提供国际顶尖水准的广阔平台,瞄准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达国家院士、世界一流大学资深教授、青年千人、青年长江、青年拔尖、国家优青、海内外助理教授、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后、博士等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瞄准世界百强大学开展国际合作,目前已经落实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院校,签署相关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校企合作推进协同创新,打造创业人才汇聚舞台,主动对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坚持“教研产”衔接,与国内外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行业开展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努力成为广州、广东乃至中国的智谷。

  近年来,番禺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紧紧围绕广东省“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广州建设“三中心一体系”“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国家创新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人才高地,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全面建设幸福美丽番禺。

  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

  打造全球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位于番禺东北部,处在广州市新中轴线的重要节点上,主要包括广州大学城和南岸地区,规划面积约73平方公里,是广州市战略性发展平台之一,聚集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20多万师生,院士、博导等高层次人才1300多名,国家重点实验室77个,吸引众多高精尖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大量高科技企业的集聚。

  近年来,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充分依托大学城丰富的教育、人才、科研、创新资源优势,积极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着力整合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优化创新环境,初步形成了以“一核”(智核)定位、“双擎”(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广东国际创客中心)引导、 “三园”(广州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集聚、“十二校”(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支撑、“多极”(大学城公共区域形成了多个创新创业孵化群)发展的创新创业格局。而大学城南岸区域,旨在打造全球首个智慧城市样本的思科(广州)智慧城,2017年4月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破土动工,思科(中国)创新科技公司及其20多家全球合作伙伴揭牌运营,当年全年营业收入达11.5亿元。今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项目建设活动在思科(广州)智慧城旁侧举行,拟建成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大数据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量子与光通讯工程学院、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学院10所高端学院,以及华工-港科大联合研究院、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生物医药与再生医学联合研究院、材料基因工程创新中心、广州智能工程研究院、华南海洋工程研究院等多个研究院,与已经入驻的暨南大学南校区、广州医科大学南校区、思科(广州)智慧城共同连成一片,南岸的三大校区与北岸的十大校区隔江相望。

  着眼未来,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将致力于发挥广州大学城的资源优势,推动创新创业发展,打造珠三角国际科技服务辐射中心、华南国际科技合作之窗、全球科技人才创业基地、国际智能生态文化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