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的法律细节:划拨土地转让的正确姿势

时间:2025-03-27 来源:住建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在房地产开发进程里,获取土地使用权的方式有多种,划拨便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这种方式通常与特定的公共利益目的挂钩,像保障性住房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开发等。与其他土地获取方式相比,划拨土地在成本核算、使用限制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告诉大家,当划拨土地上的房地产涉及转让时,由于其特殊性,处理起来必须格外慎重,否则极易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和经济问题。

房地产开发的法律细节:划拨土地转让的正确姿势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条,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这一法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首先明确了审批流程,避免私下随意转让,保障了土地转让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报政府审批,就像是给转让行为安上了一道 “安全阀”,政府能从宏观角度把控土地利用方向,确保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其次,受让方办理出让手续并缴纳出让金,让土地交易回归市场规律,保证了国家土地收益不流失,也使后续的房地产开发和交易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指出,这条法规就像一把标尺,规范着划拨土地上房地产转让行为,让房地产市场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不断前行,为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诚聘调研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278284、010-53386795、010-56232582。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