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补偿谁说了算?村民愁坏时,这群人带着法律来了!
6月初,中部某省某县开发区的拆迁公告一贴,村口就炸了锅。自己家的宅基地该补多少?面积是不是量少了?村民们不怕拆,就怕拆得糊涂。正当大伙犯愁时,政讯通·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老郑和小李,背着资料袋进了村。
一到村,老郑没急着说事,先在稻场上摆起“龙门阵”。“有啥委屈尽管说,我们都记着。”他掏出笔记本,村民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20年的柿子树就补50块?”“量地时一亩少算2分,谁敢说?”
等大伙说够了,小李拿出《土地管理法》和省补偿条例,用大白话解释:“附着物得按市场价评,不是干部随口定;量地得本人签字,不服能找第三方复测;补偿款直接打给农户,谁也不能扣。”
第二天,调研员带着村民代表,用无人机拍了全村航拍图,每间房、每棵树都标号存档,又从镇里复印了20年的宅基地确权档案。这不,不少村民家院子在航拍图上比测量表多了几十平方米,按标准能多补5万多。
证据在手,政讯通·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调研员老郑组织镇指挥部、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圆桌协商”。镇里起初想按原测量算,老郑把证据一亮:“真要打官司,这些都是证据。”三轮谈下来,镇里松了口:找第三方重测,青苗费按市价补,安置房18个月内交房,还写进了补充协议。
之后,村民代表跟着复测,补偿款到账短信直接发农户手机,安置房动工后,调研员每月来拍照存档。7月15日,村民在新协议上按手印时笑开了花:“靠法律,真把该得的要回来了!”临走前,调研员留下《农民征地拆迁10个坑》小册子:公告期30天别错过,空白协议不能签,不服评估10天内可复评……
政讯通·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这一趟,不光帮村民讨回了公道,更让大伙明白:拆迁维权不靠吵,靠法律和证据,才能把该得的都拿到手。
政讯通·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调研员这支特殊的队伍,历经风雨坎坷,在千锤百炼中坚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底线。他们想方设法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在广大群众与政府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成为政府进行群众工作的一个有力的“民间抓手”。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诚聘调研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278284、010-53386795、010-5623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