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江苏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时间:2024-05-14 来源: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作者:佚名

  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

  

  5月6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江苏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重点。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介绍,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2022年成立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提出建立“1+5+13+N”营商环境政策体系,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截至去年底全省经营主体总数超1452万户,成为全国首个在册个体工商户总量破千万的省份;现有外资企业总数4.3万家,世界500强中有超过400家在苏投资,去年实际使用外资规模253.4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江苏连续五年位列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南京、无锡、苏州获评“最佳口碑城市”。

  聚焦政策环境建设,着力提信心促发展

  江苏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去年出台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42条、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8条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系列政策措施,2023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185亿元。强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打造江苏“一企来办”企业综合服务新平台,提供涉企政策和办事信息咨询、惠企政策兑现等8项应用服务。

  聚焦市场环境建设,着力促公平激活力

  江苏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企业设立、变更、迁移、注销全程电子化办理,实现企业开办最快0.5个工作日办结。全省已有2000多家企业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对应市域内多个经营场所同时开展生产经营。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400万元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面向中小企业份额预留40%以上。优化排污总量指标管理,建立省市县三级排污总量指标储备库,实现分级储备、先备后用。推出政银合作新型信贷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聚焦政务环境建设,着力优服务增便利

  江苏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7年在国办调查评估中位居全国前列。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722项,做到清单之外无许可,实现政务服务162项“跨省通办”、175项长三角“一网通办”。开设“一企来办·苏税援”涉税专业服务平台,打造“赶集式”网上涉税服务市场,提供透明化服务评价参考,方便经营主体“货比三家”,目前入驻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近9500家,成交金额超1.66亿元。

  聚焦法治环境建设,着力稳预期护权益

  江苏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2020年出台《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先后修订、出台招标投标条例、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南京、无锡、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泰州等7个设区市出台本地营商环境法规。全省部署开展行政执法提升三年行动,开展优化行政处罚权赋权试点,32家省级主要行政执法部门均已制定行政裁量基准,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三张清单”6978项,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聚焦人文环境建设,着力强保障添动能

  江苏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实施省科技型创业企业孵育计划,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科技创业载体,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畅通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各地各部门多渠道多方式倾听企业心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

  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服务时间压缩50%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唐宏彬在发布会上表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审批事项和材料大幅精简。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全流程的审批事项减少三分之二,申请材料压减近一半。审批时限显著缩减。通过优化再造审批流程,所有事项“能并则并”,全流程审批服务时间控制在100个工作日以内,相比较改革前200个工作日,时限压缩率为50%以上。

  持续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机制

  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总会计师徐向东透露,江苏税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2022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4771.98亿元,2023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185亿元。持续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开展多元化宣传辅导,依托税收大数据实现“政策找人”,2023年以来,多渠道精准推送税费政策3.47万批次。向大中型、专精特新等企业推送减税降费红利账单348万户次,进一步增强经营主体政策红利获得感。下一步,江苏税务将重点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更好发挥税收作用,助力江苏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以全面推广上线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为契机,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多集成式、智能化税费服务,推动江苏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林康说,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下一步在营商环境建设目标上,主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建设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的营商环境。二是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建立新型生产关系,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三是建设推动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建设最终是为了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记者 金磊

  2024年5月7日《南京晨报》A02版

  

  


原文链接: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art/2024/5/11/art_8642_112411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