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柳江悠悠流淌,古村落展露新颜(走进传统村落)
原刊于《人民日报》(2024年12月26日 第 13 版)
都柳江上游,月亮山腹地,坐落着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其水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7%。三都也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7.4%,水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和谐相处,“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民族风情独特而浓郁。
三都地形复杂,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在这样的地块上,先民们在坡顶、山腰和山脚结庐建房。时光流转,承载着大量民族记忆的传统村落被保留下来,散落在崇山峻岭间,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文化景观。截至目前,三都县共有5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三都入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不同民族世代交好
家门口有一大片梯田是怎样的体验?三都县东部都江镇怎雷村的村民或许很有发言权。
梯田顺山势而下,层层叠叠,气势恢宏。春天,梯田长满秧苗,眼前一派绿意盎然;秋天,稻谷又染黄了梯田,金色麦浪映入眼帘。大山簇拥着梯田,梯田依偎着大山,如诗如画。
怎雷村村寨建于山坳缓坡地段,背靠青山,面朝梯田。山谷里,排长河蜿蜒而去,带着林间的小溪,汇入悠悠都柳江。怎雷村由上、中、下寨及排场寨4个自然村寨组成,上寨和下寨为水族集中居住,中寨和排场寨为苗族集中居住,据村中老人介绍,两族已和谐共居300余年。
通常来说,水族群众多沿河居住。为什么在怎雷村群众居住在半山腰?
“这一片最初本是苗族居住的地方,那时人少地多,山林茂盛,苗族先辈就邀请与他交好的水族先辈到此居住,于是水族先辈就在上寨这个地方定居下来。”老支书韦刚胜介绍,“之后,两个民族继承了先辈的团结友好,共同在此繁衍生息。”
两个民族的交流在房屋上也有所体现。怎雷村的民居均为“干栏式”建筑,多为两楼一底,楼下用于圈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则是日常生活场所。二楼的走廊用栏杆围起,苗族人民会在栏杆前置固定长凳,称作“美人靠”。“过去待嫁的苗族姑娘就倚坐在上面,是休憩、赏景的好地方。”村支书潘忠毅介绍。怎雷村的水族群众也借鉴这种做法,为自家房屋添置了美观实用的“美人靠”。
水族有着“先盖禾仓后修房”的传统。在怎雷村上寨,每一座民居不远处都有或大或小的禾仓,用于堆放粮食。禾仓的建造方式与住宅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内部并没有连通两层楼的楼梯。如果主人家要取粮食,会自己搬来梯子,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止失窃。禾仓通常与居住的主屋有一定的距离,“这是村民们生活智慧的体现——即使主屋着火了,至少还有粮食留下来。”潘忠毅说。
防火工作在今天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防火一直是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为所有的传统村落安装了消防设施,又陆续增补了消防水带、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三都县住建局工作人员王东波介绍,今年,住建部门还为村民家中电线安装了阻燃线卡,防止因电失火。
水族风情多彩浪漫
离县城不到半个小时车程的兴乐村姑鲁寨,是一个以水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
水族人民最浓重的节日便是“端节”,水语称“借端”,是水族地区范围最广、人数最多且历时最长的隆重年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每年有12个月,以农历八月为十二月,九月为正月。端节在水历年末十二月至新年的二月之间,分7批过。
姑鲁寨的水族村民过的是第五批端节。水族讲究“无鱼不成年”,每到端节,无论是招待亲朋好友的宴席上,还是祭祀祖先的供品里,都少不了鱼。“端节是水族集中走亲访友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来宾。”兴乐村工作人员路月妹说。
在姑鲁寨前方,有一大片空地,端节时便成为赛马的场地。水族赛马追求“速度与激情”,骑手互相冲闯,争相冲到终点。“不少青年人把赛马视为寻找伴侣的机会,第一名通常会得到更多女性的关注与青睐。”路月妹说。
除了赛马,水族的另一项传统技艺——马尾绣的原材料便是马尾毛。将二至三根白线缠绕在马尾上,再用马尾线绣在布面上,后用彩色丝线填充轮廓,远望如彩色浮雕。“马尾绣制品质量好、经久耐用,如背带往往能背几代人。”路月妹拿出10多年前出嫁时母亲为她绣制的衣裳,崭新依旧。
卯节又被喻为水族的“歌节”,通常在阴历的五、六月,分4批。每到卯节,姑鲁寨的水族会赶到五六十公里外的九阡镇“赶卯坡”。此时,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来,在山坡上集会对歌。路月妹介绍,“卯节也被我们称作‘情人节’,年轻人在卯坡上以歌传情,寻找意中人。”
民族文化助力增收
拾级而上,两侧有水族铜鼓做伴,至顶端,楼梯戛然而止,眼前出现一片开阔的广场,正中央矗立着巨型雕塑,外形正是苗族人民的拿手乐器——芦笙。
这里是苗岭东缘的高硐村,一个居住着苗族、水族与布依族的少数民族村寨。高硐村有逾500年的建寨历史,留下了原汁原味、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我们这里耕地面积少,森林覆盖率高,传统农业无法成规模发展。依托少数民族文化和优美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成为我们的出路。”高硐村党支部书记张加贵介绍,高硐村距离高铁站不到20公里,村里有一条长2.5公里的旅游公路通往厦蓉高速公路三都匝道口,区位条件优越,这些优势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如今,高硐村在下寨建成了包含酒店、民宿、展览馆、农特产品销售体验店、民族文创产品体验店等为一体的民族特色建筑群,入选2022年贵州省特色旅游示范村。
发展旅游业,吸引了部分村民回流。43岁的王光兰早年在外务工,2020年,她回到家乡,在寨子里租了两栋小楼,拿出苗族姑娘的看家本领—蜡染,做起了蜡染生意。
早上,睡到自然醒,王光兰从木楼上下来,打开一楼的店铺门,钻进里间的工作室,开始了一天的蜡染制作。“这一批订单要的图案是水书。”王光兰拉开一卷染布,水族水书以苗族蜡染的形式呈现,别有一番风味。
在家门口挣钱,是吸引王光兰回家的主要原因。“蜡染衣服、箱包、抱枕能为顾客定制图案,很受欢迎,一年下来,我们收入有七八万。”靠着这间不大的铺面,王光兰将自己的小女儿送入了大学。
与王光兰一样,搭乘旅游业的东风,高硐村的手艺人们拓展着增收致富的渠道。“做服饰的、做芦笙的、做银饰的,年收入从3万到30万元不等。”村支书张加贵打开工作笔记本,对村里的产业情况如数家珍。
民族文化和传统技艺成为高硐村的“文化瑰宝”,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全村的共识。“我们在村里的小学开设了芦笙吹奏、蜡染制作等课程,一周三节,邀请本地的大师为学生授课,让他们对民族文化有更具体的感知。”张加贵介绍。在家庭内部,王光兰也将自己的蜡染手艺教给子女,“把我的手艺传给孩子,一代传一代,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发展。”王光兰说。
原文链接:http://zfcxjst.guizhou.gov.cn/jszx/jqdt/202412/t20241230_864352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