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的科学分类:守护重点建筑安全
时间:2025-06-06
来源:住建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在建设工程抗震管理体系中,科学划分设防类别是保障安全的重要基础。《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对此作出明确规范。今天,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带大家了解一下。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建筑工程根据使用功能及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分为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和适度设防类。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或承担重要功能的建筑,必须按不低于重点设防类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此类新建建筑,还需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确保地震时正常使用。
这些规定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场所人员密集且自我防护能力较弱,应急指挥中心、广播电视建筑承担着震后救援调度与信息传递重任。若抗震设防不足,一旦遭遇地震,极易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功能瘫痪。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强调一下,严格执行条例要求,提升重点建筑的抗震标准,是筑牢生命防线、保障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诚聘调研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278284、010-53386795、010-56232582。
上一篇:抗震建筑:三方合力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抗震建筑:三方合力筑牢生命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