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再掀新高潮
12月21日,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团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一众师生赴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大村进行原岭南大学旧址参观、环境清理、研学交流等活动,实地探寻抗战时期岭南大学的故事、用实际行动助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工作再掀新高潮。
图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师生赴韶关浈江参观“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
驿道“三师”:活化“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持续深入
2016年开始,广东一直致力于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挖掘工作;2019年,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推动下,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等各界人士于粤北多地发现了众多具有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办学旧址。
图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
追溯历史,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培正中学等中高等院校纷纷内迁至粤北韶关、清远等地办学,这些中高等院校成为了如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惠州学院等学校的前身。在烽火中,一向文化教育落后的粤北山区,顿时呈现出一派教育繁荣的景象,成为抗战时期的教育中心,延续了华南教育之“火种”。
图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连州)。
在广东省政府的部署下,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及广东“三师”专业志愿者团队等开展“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目前在韶关乐昌坪石(以国立中山大学为首的学校办学旧址所在地)、清远连州(以省立文理学院为首的学校办学旧址所在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在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大村,发掘到抗日战争时期在此地坚持办学的岭南大学和东吴大学的旧址与历史,拓展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地域范围与历史内涵。
韶关大村:为抗战胜利后岭南大学的延续办学做出巨大贡献
12月21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师生们从广州出发、远赴200多公里来到韶关浈江的大村,寻觅母校当年的不凡故事。
据相关记载,始创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岭南大学经历了“格致书院”“岭南学堂”“岭南学校”等更名,随着1904年广州河南康乐村永久校址的启用,该校发展“蒸蒸日上”。从1927年至抗战前夕,岭南大学在原有的文理学科基础上先后增设农学院、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等;又开办中学、小学、华侨班等附属组织;并在香港设立岭南分校,逐渐成为中国南方一所举足轻重的教育机构。
1941年底,香港沦陷,岭南大学校本部从香港迁校于曲江县仙人庙大村(即今韶关浈江犁市大村),农学院(二年级以上)则迁至乐昌县水牛湾,医学院分散在韶关河西医院及江西中正医院上课。1945年初,农学院部分师生在李沛文院长的带领下,从乐昌县水牛湾转移到梅县。直至抗战胜利后,岭南大学全校迁回广州。
图为岭南大学在大村曾经的课堂遗址。
烽火岁月里,岭南大学于韶关大村复校的经历为抗战胜利后该校的延续办学、成为中国文史界中举足轻重的大学做出了保留教育“星火”、延续革命精神等巨大的贡献。
图为岭大同学使用过的水井。
不畏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条件,岭南大学坚持在战乱中办教育、在烽火中育人才,凝聚了一批优秀学人和青年学子。先辈们在韶关大村办学的经历,使岭南大学为中国文化、科技的延续,培育和储备了大量人才。现任美国总统府出口委员会副主席、美国共和党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席、飞虎国际航空公司总裁、国际人民交流协会执委的陈香梅女土,曾于仙人庙岭南大学文学系就读。而在羊城无人不知晓的张悦楷先生,其话剧生涯也是在韶关大村的岭南大学土木系的学生时代开始的,他离世后,岭南大学广州校友会敬赠了一对挽联——“半世纪沧桑粉墨登场演尽几多尘俗事,一朝辞故旧从容落幕欣留无限世间情。”
图为84岁的张四福爷爷接受采访。
图为张四福为岭大师生们遥指当年大村怀士堂的方位。
图为92岁的邓爷爷接受采访。
直至今日,一些大村村民回忆起岭南大学那段故事,仍历历在目。“那时我才八岁,看到他们好多人过来这边建学校、上课。”84岁的张四福爷爷谈及当年岭大师生迁到大村办学的情景激动地说道,“他们会在怀士堂播放黑白电影,没有声音的,我第一次看,好新奇!”而另一位邓爷爷已达92岁高龄,他向我们介绍,当年岭大的医学院还为他们村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一位名叫“四姑”女医生对他们非常好,“我们去看病都不用钱!”
传承与弘扬:中大岭院学子重走当年路,追忆缅怀先师
1952年底,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岭南大学的康乐校园改为中山大学的校园,曾经是国内著名学府的岭南大学结束了六十多年曲折而光辉的教育道路。直到1988年,适逢岭南大学百年盛典之际,国家教委宣布批准成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
图为老樟树下有关岭大旧址的标识。
12月21日上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师生们参观了有关原岭南大学的历史资料展,也重踏了抗战时期原岭南大学迁址办学的旧址,包括当时的教室、校舍、操场、校道等地方。现场,省“三师”专业志愿者朱雪梅教授为大家讲解,岭南大学当年办学的情况与艰苦历程逐渐浮现眼前。
图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师生们参观原岭南大学的历史资料展。
当天下午,师生们为母校旧址做了环境上的清理、并整理了景观。原岭南大学的旧址地处大村美丽的樟树林里,这几棵老樟树也见证着抗战时期的华南教育历史。
图为大村的老樟树,见证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
图为岭大师生共植红桂花,植树育人寓意着教育的传承。
图为省“三师”专业志愿者与中大岭院师生在清理岭大旧址环境。
另外,中大岭南学院的师生们还在现场学唱了当年岭南大学在大村传唱的歌曲《岭南凯旋歌》。这是一首曲调激昂慷慨、深受为岭大人喜爱的歌曲。时隔七十多年,当“岭南,我岭南”等字句从当代岭大人口中唱出时,身为岭大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
图为师生们共唱《岭南凯旋歌》。
抗战时期,岭大人教育救国的家国情怀和抗战救亡的不屈精神,让到大村实地参观的新一代岭大人为之动容,并激励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大一新生罗兰若同学表示,这次活动带给她两大感受。“我们走进山里,看了那些旧址,我了解到当时求学条件的恶劣,让我很感恩今天我们能有这样优良的环境学习;另外,通过了解这段历史,我十分敬佩先贤们,他们当时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不放弃对学习、对建设祖国的追求,积极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图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大一新生罗兰若同学接受采访。
过去,岭南大学屹立“风波不摇”。历经岁月,岭大人之间的情感、对教育的坚守,一代接一代传承,并有望通过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的建设进一步传下去、传开来。
图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陈险峰书记发言。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陈险峰书记谈到:岭院师生一行非常高兴能来到大村这里参观,这是岭大办学的历史,也是华南教育重要的一段历史。经过实地参观发现,岭大在大村的旧址与广州河南康乐村的校址布局非常相似,实际上就是模仿康乐园校园设计布置的,所以在这里有很深的岭大印记。我们的老师同学们来到现场,能深刻体会我们的先师前辈在抗战时期、在艰苦条件下,如何坚守初心、坚持办学、报效国家。这种精神和情怀对我们当代的老师和同学来说都是必须要坚守和弘扬的,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华南教育的合作与发展,也是不忘初心的践行。今后,大村将会成为中大岭南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基地,不仅会经常组织同学们来这里参观学习,还会利用岭南学院的学科优势,组织学生到这里的中小学进行支教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承先师们的教育精神。
南粤古驿道活化新内涵:多举措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粤北时期的华南教育,是冒着炮火履行使命感的教育,更是一段伟大的国家记忆。建设“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牵动的不仅是岭南教育,还牵系着中国众多高校的历史根脉。
图为有关岭南大学教学历史的展览。
省“三师”专业志愿者朱雪梅教授表示,在历史价值上,“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很重要,不仅能够发掘岭南大学的办学历史、带给世人更多关于当时的历史与故事,有助于研究战火中的教育、科研;而在社会价值方面,它也能教育现在的学生们在当代环境要发奋学习,要坚守爱国爱家爱自己的文化。于此同时,基地的建设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在未来的计划里,我们会通过把如今一些老房子修复利用起来、制作具有岭大元素的文创产品等方式,去唤醒大村的活力。
图为省“三师”专业志愿者朱雪梅教授讲述岭大故事和基地建设。
近年来,大村当地一直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取得相当成效。现如今,村内建有30亩高品质葡萄园和光伏车棚项目等。大村通过发展种养产业等产业,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协调了企业资源,提高了村民收入。下一步,伴随着“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建设的深入,将为大村“打开”新的发展模式,“以文带旅”,多措并举。
图为大力发展种养产业的大村村内随处可见的禽类。
在原岭南大学的历史资料中,我们看到了一枚特别的哨子。据悉,当年岭南大学的一位老师随学校搬离的时候,将他的哨子送给了大村当地的一位村民。现场,该村民的后代向我们展示了这枚他爷爷保存了多年的哨子,这枚小小的礼物,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成为见证无价情义的信物。
在南粤古驿道活化工程中,为进一步发掘、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省“三师”专业志愿者们期待通过旧式哨子和桐油灯等文创产品和建造有关抗日战争烽火坚守教育内容的纪念柱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
图为流传下来的旧式哨子及其文创设计。
此前,在12月15日下午,一场由“爷爷的哨子”吹动的感恩扶贫足球募捐义赛在广州举行,众人为韶关浈江区大村进行募捐,初步统计的9万多元善款,也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出了一份力,为大村村民出了一份力。
图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与省“三师”专业志愿者、韶关大村当地等有关代表互赠相关书籍。
图为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团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师生等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