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普查 提升活化利用水平
近日,广东省江门市举行新会学宫街区、大新路-仁寿路街区2处保护标志牌揭牌仪式,成为我省首个按照《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标志牌制作要求及挂牌指引(试行)〉的通知》要求制作保护标志牌并举办揭牌仪式的城市。年内,全省新增公布历史文化街区39处(累计公布104处),新增确认公布历史建筑296处(累计公布4003处),新增挂牌历史文化街区32处,新增挂牌历史建筑583处,新增测绘建档历史建筑1073处,越来越多的资源纳入保护名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工作买上新台阶。
“赓续文脉,守护历史根与魂”广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主题展
补助支持重点活化利用项目。经积极争取,在2022年省财政资金中设立历史文化保护专项经费,用于补助省内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及品质提升、历史建筑普查认定、测绘建档、加固修缮及活化利用等项目,目前包括汕头市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顺昌街区)改造项目、大埔县历史建筑排查、测绘建档及茶阳镇、百侯镇历史文化名镇街区人居环境改善和历史风貌提升项目、潮州市湘桥区潮州交通旅社——中央秘密交通线中转站修缮项目在内的9个地市11个项目包被纳入支持范围。
加强业务培训 提升各地历史文化保护水平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针对各级政府换届、机构改革、基层专业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利用多种资源推动提高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先后组织8个国家名城城市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举办的“对《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深度解读”座谈会;组织各地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举办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专题培训;组织全省646人参加住建部组织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网络培训。
同时,加强重点工作宣贯,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各市历史文化保护相关部门,召开我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视频培训会解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介绍正反两方面案例,要求各地把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作为建设项目选址的重要前提,把历史文化资源评估作为城市更新的先决条件,对出现的问题要制定方案、迅速整改、严肃问责。三是支持帮助各地开展多样化培训,选派专业人员到各地宣讲政策、指导业务,如江门市举办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题培训班及“唤醒侨乡记忆,传承历史文脉”专题研讨会;深圳市举办了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规划探索主题工作培训。
原文链接:http://zfcxjst.gd.gov.cn/xwzx/zxdt/content/post_37485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