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农村建筑抗震防线:政策助力与实践要点
时间:2025-06-11
来源:住建内参编辑部
作者:
随着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建设工程抗震能力成为关乎民生安全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有规定为农村建筑安全筑牢制度防线。今天,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给大家讲讲。
该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经抗震性能鉴定未达到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的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工程抗震加固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灾后恢复重建等,应当保证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
当前,我国部分农村房屋因建造年代久远、缺乏专业设计,抗震性能薄弱。一些乡村学校、卫生院等公共设施,同样存在抗震隐患。政策支持的介入,能有效破解资金与技术难题。例如,地方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低息贷款,减轻村民加固房屋的经济压力。
在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灾后重建等工作中,严格落实抗震设防标准是重中之重。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以危房改造为例,需从地基处理、结构加固等环节着手,将抗震要求贯穿建设全过程。移民搬迁项目应科学规划选址,充分考量地质条件;灾后重建更要总结经验,高标准执行抗震规范,切实提升农村建设工程抗震能力,守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诚聘调研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278284、010-53386795、010-56232582。
上一篇:提升农村抗震能力:从源头到示范的多维举措 提升农村抗震能力:从源头到示范的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