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8年5月20日是第二十八次全国助残日。“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句响亮的宣传口号,叫响了第二十八次全国助残日的活动主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为贯彻落实《无障碍建设条例》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十三五”实施方案》,开展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创建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成立调研组,赴浙江、湖南、云南、河南等地,对乡镇、村庄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调研。
浙江:结合产业提升完善无障碍设施
■ 地点
湖州市安吉县鄣吴镇鄣吴村
■ 做法
认真调查摸底,做好改造方案。通过公开招标确定适配改造单位,统一组织技术人员对申报改造人员进行入户筛查,了解残疾人无障碍改造的实际需求,征求残疾人对实施无障碍改造工程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归纳整理,认真选定实施改造的残疾人家庭,确定改造项目和改造标准并形成详细的改造方案。
精心组织施工,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按照统一要求,根据适配改造方案,由无障碍改造适配单位采购相关辅具,逐户上门改造安装,在改造前、后均进行资料采集,以备检查验收。
在进行无障碍改造时,除了办公建筑,对商场、超市、银行、公共厕所等也进行了改造。在进行无障碍改造时,与其他重点工作相结合,例如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厕所改造工程等结合,这样既有资金支持,推动力度也大。
■ 成效
鄣吴镇是以人文旅游、生态旅游为发展方向的旅游型乡镇,因此无障碍设施和人性化设施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也是体现小镇精致度和对外形象的重要方面。鄣吴镇政府通过提前谋划、专业设计、规范实施、人文关怀,将无障碍和人性化设施结合在工程项目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的提升之中。当前,鄣吴镇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建设3A级旅游星级公共厕所3座,均配置了无障碍卫生间;建成停车场4个,每个停车场均配置2~3个无障碍停车位;建成盲道1.5公里;建成无障碍坡道32个。
配套完善无障碍设施,不仅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无障碍环境意识,更是保障了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权利,让每个有需求的居民享受到无障碍设施的便利,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十二五”期间,安吉县共完成无障碍改造任务65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涵盖了进出门坡道改造、残疾人轮椅通道、地面硬化、卫生间改造、厨房改造和辅助器具适配等。
?
湖南:个性化无障碍改造满足实际需求
■ 地点
长沙市长沙县路口镇荆华村
■ 做法
强化各层监管,以问题为导向,把无障碍设计列为设计和验收阶段的必审内容。由于不知道设计方、施工方是否能落实每一项无障碍内容,因此抓紧项目前期把控,在设计、建设、验收的过程中加强监管。
做好宣传工作,让全体社会成员明白、了解无障碍的内容和意义。
在家庭无障碍改造中坚持个性化原则,在每年的改造中做好调研工作,给每户设计最适合他们需求的无障碍改造计划。
■ 成效
长沙市长沙县近几年每年改造约70户左右,在家庭无障碍改造中优先贫困残疾、重度残疾、多重残疾和一家多残4类家庭,改造内容包括入门坡道、卫生间(扶手、坐便、冲水厕所、浴霸)等。
在农村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时,重点改造厕所坐便器和扶手、低位灶台、地面硬化和防滑、闪光门铃、闪光烧水壶等。
在进行长沙县9个社区的无障碍改造时,以镇公共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银行、超市等人群聚焦区域为主,改造内容包括坡道、盲道、扶手、停车位、公共厕所等。
在改造时,着重做好调研摸底工作,与街道、社区共同深入残疾人家庭开展细致调查,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改造,同时对2013年以来改造过的公共设施进行回头看,总结经验。
.
云南:家庭无障碍改造与危房改造相结合
■ 地点
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马厂村
■ 做法
加强对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人员的宣传培训。
作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的专门章节进行审查把关。
在设计环节要求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对道路、公共建筑、停车场等均要有无障碍设计。
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过程中严格把关,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审查,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均责成设计单位修改完善。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建设监理单位均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实施监督管理,并按照验收有关规定,依据标准规范进行验收。
■ 成效
由于无障碍改造的成本大、难度高,目前大理州把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与危房改造相结合,在危房改造中考虑残疾人的无障碍需求。近几年,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对河西完小学、河西卫生院等公共设施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包括地面坡化、坡道、扶手等。
?
河南:从规划源头做好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
■ 地点
信阳市新县千斤乡戴湾村
■ 做法
在县城总体规划和各乡镇规划修编过程中同步考虑无障碍设施建设,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用地竖向规划,优化道路交通组织,合理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
在工程建设中同步考虑无障碍环境建设。将无障碍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审查,对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图审查不予通过,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对已建成的村镇无障碍设施加强管理和维护,确保无障碍设施发挥作用。
加大对参建各方的宣传和培训力度,以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开展无障碍建设的宣传,发挥互联网作用,进一步普及无障碍知识,提高公众无障碍意识,扩大无障碍效应,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无障碍建设的良好氛围。
■ 成效
新县36万总人口中有各类残疾人2.56万,占总人口的7.2%,目前已办理残疾人证的有10568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有2418户、2709人。
2013年开始实施并逐年加大对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力度,根据每个残疾人家庭情况和残疾人的实际需求进行“体验式”设计、“量体裁衣式”改造。按照“预先申报改造内容拍照建档、改造完成后验收拍照存档”的方式逐户改造。具体施工由残疾人户自主选择专业人员和县、乡集中统一施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乡、村把关的基础上,县财政、残联组织专人对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内容入户实地查看、验收,合格后财政部门据实拨付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