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到宜居

时间:2018-09-11 来源: 作者:

  

  

  □ 特约通讯员 丁新辉

  “改革四十载,发展地翻天;跨入新世纪,新沂巨变颜……”在江苏省新沂市一个刚刚改造完成的老旧小区老年活动中心广场上,已是耄耋之年的王益贵热情洋溢地朗诵着。这场诗歌朗诵会,吸引了小区居民前来捧场。大家纷纷为这些表演节目的老年人鼓掌叫好。

  “我朗诵的诗歌,都是自己创作的,都是有感而发的作品。”王益贵是土生土长的新沂人,见证了国家从成立到崛起,尤其对改革开放40年来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的变化深有体会。

  王益贵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那时候别说是住了,“吃上饭”才是头等重要的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益贵参加了工作,“没想到,单位还给我分配了集体宿舍”。成家后,单位还给他分配了两间20平方米的草房,虽然破烂、低矮,但一家9口挤在一起也觉得很幸福。“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住上这样的公房已经很不容易了。”王益贵感慨道:“没有战火连天、没有流离失所,我还有工作,能让全家吃上饭、有地方睡觉,所有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工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王益贵自建了4间平房。不久,他借了些钱,又盖了4间平房。两间草房变成8间砖瓦房,“全家人都觉得像做梦一样。”王益贵说。

  1987年,深圳土拍“第一槌”落下,谁也没有想到,这便拉开了全国住房改革的大幕,王益贵也没有想到,政策的红利会落到自己头上。1993年2月,新沂市“房改”全面启动,允许公有住房出售,不需要再按月交房租,可以由个人购买,解决了大批企事业职工住房问题。王益贵一家成了改革政策的受益者。“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房产,全家人乐得合不上嘴。”他回忆道。而这一年,新沂市房地产市场快速扩张,第一个商品房小区——新华小区开始建设。同年,第一个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项目新苑小区破土动工。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取消了福利分房。随着住房市场的成熟,我国开启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住房制度,提倡贷款买房。1999年,新沂市开始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王益贵的孩子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了商品住房。

  2011年,国家开始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随着城市的发展,王益贵“房改房”所在的片区逐渐成了棚户区,他也成了拆迁改造的对象。王益贵选择了位于市重点小学旁带电梯的安置房。“住房条件越来越好,这是我们一家人的幸运,也是改革开放40年带给我们全家最大的好处。”王益贵心存感恩,将改革开放40年来自家住房的变化写入了自己创作的诗歌中,并出版成册作为长久纪念。

  从蜗居到宜居,既是王益贵一家的住房变化,也是新沂市乃至整个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变化。

  40年来,新沂市的人均住房面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7平方米到2017年的46.2平方米,增长了7倍;住房制度经历了从福利分房、低租金公房到商品化、市场化再到市场化、住房保障多元化的住房制度的变化。无数的像王益贵一样的家庭,在改革中获得福祉,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

  2000年后,为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新沂市政府将保障房建设列为重点“民生工程”,从土地供应、资金保障、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推进保障房建设,为城镇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兜底。统计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该市共建成经济适用住房5181套,公共租赁住房4362套,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棚户区改造工作高度重视,先后进行了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大规模推进棚户区改造,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自2014年起,全市以每年不少于5000户的目标任务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目前已有3万多户中低收入家庭实现了“出棚进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为解决好“夹心层”的住房问题,新沂市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2012年将毕业未满5年的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市政府集中建设了“青年公寓”、“国际公寓”等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入住。还倡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各园区企业为职工建设了职工公寓。

  40年来,新沂市的商品住房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盛的蝶变,截至目前,该市商品住宅达到12.4万套。

  近年来,新沂市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机遇,成为沿东陇海线经济带中心节点城市。对于城市快速发展、新旧更替过程中的老旧小区,新沂市委、市政府也没有忘记。

  自2009年起,新沂市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截至2017年,共完成了11个小区改造,改造面积80万平方米,涉及住户8000多户,惠及人口超过2.3万人,并积累了丰富的老旧小区改造经验。王益贵经常进行休闲活动的新港小区就是刚刚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之一。

  “必须要点赞。半年多来,我天天看着工程一点点往前推进,小区在一天天发生变化。如今,道路也宽阔了,环境卫生好了,现在,只要我走上小区里的柏油路,心情就舒畅。新环境还带来了新风尚,小区居民更文明了,不再私搭乱建,不再私占绿化带,垃圾也不乱丢了。”新港小区的居民潘斌说。

  住房的变化,就是社会变迁、时代进步的一个缩影,具体、客观地反映了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程,见证着改革开放给新沂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住有宜居,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将成为今后住房保障的主旋律。”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吴卫东说:“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沂市将以更高质量,加快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