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唐住建系统实施“党建360”品牌建设推进党建和业务有效融合

时间:2021-11-01 来源: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高唐县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工程,该县住建系统坚持360度全方位“抓党建、带住建”,打造“党建360”品牌,丰富载体、立体推进,以“党建+人文”努力推动全县住建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红色工地”,推动工程高质量建设

  一是党员领办课题,加快监管体制改革。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重新设立建筑工程质量服务站,由熟悉业务、经验丰富的党员带领,组成5个服务小分队,在建筑质量、安全生产、扬尘防治、技术支持、现场管理等方面,分别领办不同模块,形成了“一员牵头、全员推进,红色工地、处处闪光”的建筑工程服务新模式,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和扬尘治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二是推行数字党建,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启动“红色智慧工地”县级试点建设,由县住建局质量服务站党支部总抓,集成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农民工实名制平台、扬尘在线系统,融入党员实时在线模块和现场塔吊摄像头即时采集系统,推进以“安全质量监管”为核心的智慧工地建设,有效化解了质量、安全问题,促进了安全生产。

  三是组建红色技术服务队,加强技术支持指导。在高建集团、二建公司、金兴集团抽调建筑工程师,发挥技术优势和引领作用,积极与农村建筑工匠对接,着力打造危房改造和“美丽村居”建设精品工程。利用“三遍访”平台,走进村镇大讲堂讲授安全质量知识,提升村镇建筑工匠执业能力;走进村镇建筑施工现场,对乡村工程施工、农村房屋建筑质量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答疑解难。目前,服务队下基层5次,培训村镇建筑工匠360余人次,现场解答问题80余个。

  二、畅通“红色大道”,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一是树牢“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理念。坚持市政工程建到哪里,党旗就插在哪里,党员的带头监督就走到哪里,形成“建设方、监理方、第三方”三层质量监督体系,保证工程质量。对不达标的材料和工序,严格清场,严格处罚。同时,对市民热线等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到场核实,第一时间进行整改。

  二是坚持党员“始终在路上”。实施“发现即维修”管护模式,实行巡查、维修、验收“三步闭环工作法”。成立由10名退役军人和党员组成的“市政基础设施巡查大队”,佩戴党徽、亮明身份,公开联系方式,坚持常态化巡查,实现“人找问题”和“问题找人”相结合。今年以来,已发现并修缮市政基础设施损坏300余处,其中当天修缮占60%,保证了城区基础设施完好,保障了市民出行安全。

  三是开展“党建联建”解决群众身边问题。市政工程质量服务中心党支部与县市政路桥公司党支部,基于业务同类的实际,实施党建联建,共同维护城市基础设施,共同解决群众反映的道路出行、市政建设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今年以来,已累计修缮损坏道路30000多平方米。

  三、汇聚“红色动力”,有效提升工作效能

  一是强化党建赋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高唐7·11龙卷风灾后重建现场上,高唐住建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组成了9个“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服务队”,深入全部13个受灾村开展援建。由党员带领,火速集结了180人的“施工突击队”,对鳏寡孤独及无人施工户房屋直接援建,5天完成县委既定任务,恢复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在书画小镇、碧桂园等省市重点项目成立临时党支部,推行“技术上的难题找工程部,建设上的难题找党支部”工作机制,让党建赋能项目,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战斗堡垒。

  二是突出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高效率、可推广”,开创性实施可大幅压缩项目落地周期的“预审可开工”模式,中国·高唐书画艺术教育培训基地等6个重点项目已进入“预审可开工”试点流程。立足“准落点、快收效”,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后期施工过程水电热气等“管线顶牛”的问题,创新实施“数字化多图联审”,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注重把书画标签贴到路上,在每条新建道路安设景观石,雕刻由当地书法家撰写的道路名,增添城市书画气息。科学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经验获住建部《城乡建设》刊发推介。

  三是发掘红色故事,留住红色乡愁。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通过见物见人的方式,发掘红色故事和红色建筑,深入做好红色文化传承和红色建筑保护工作。今年上半年,高唐县政府公布了第二批历史建筑6处,全县历史建筑累计达11处。(供稿:山东省高唐县住建局 李登强)

  

  


原文链接:http://zjt.shandong.gov.cn/art/2021/10/28/art_190436_102984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