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人工智能(AI)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典型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征集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11-26 来源: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作者:佚名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开展人工智能(AI)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典型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征集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住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高新区建设局,万盛经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双桥经开区建设局、经开区生态环境建管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数字重庆”AI赋能的工作要求以及《重庆“数字住建”行动计划》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AI技术在我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深度应用,提升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市住房城乡建委决定面向行业征集AI解决方案(包括算法、技术、模型及产品等)。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方向

  以AI技术和住建领域深度融合为主线,围绕城市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重点环节,聚焦智慧建筑、智慧工地、智慧社区等场景,开展典型应用案例征集工作。

  (一)AI+智慧建筑。结合AI技术与智慧建筑,实现建筑节能减排、智能家装、智能家居等智慧化应用,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居住品质。

  (二)AI+智慧排水。借助知识图谱、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物联感知技术,深度挖掘城市排水防涝大数据,为排水防涝调度、排水设施建设、排水预警预报提供能力支撑。

  (三)AI+地下管线。结合物联感知技术和AI技术,实现地下管线智能防挖损,降低爆管事故、马路拉链等事故发生率;实现井盖状态、管线状态智能化常态化监测预警,提高处置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AI+智慧工地。结合AI算法识别、物联网、智能控制、BIM等技术,实现工地现场人员穿戴、机械操作、机械状态、位移变形、工地环境等智能监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五)AI+智慧社区。基于专业知识库,通过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智慧化服务,通过AI算法识别,对高空抛物、电动车入楼等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监控报警,提升社区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居民满意度。

  (六)AI+智能设计。基于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大数据,结合AI技术辅助,智能生成设计方案,并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预测和评估建筑设计的性能,提高设计效率。

  (七)AI+智能审批。依托AI、大数据、电子签名签章等技术,实现住房城乡建筑服务事项的智能审批,包括在线审图、在线办件等工作,提高审批的效率与准确性。

  (八)AI+物联网。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采用知识图谱、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针对住建领域的应用场景,实现物联网数据在住建领域的深度应用。

  (九)AI+数字孪生。通过数字孪生与AI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实现三维自动建模、图像智能识别、城市空间自动构建等场景,并在CIM等平台实现应用。

  (十)其他场景。AI技术能够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实现应用的其他场景。

  二、申请条件

  (一)申报主体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近三年财务状况良好,在质量、安全、信誉和社会责任方面无不良记录。

  (二)申报主体应是成果的持有单位或服务对象,申报方案(算法、技术、模型及产品等)无知识产权权属争议。

  (三)申报的方案(算法、技术、模型及产品等)在工程领域有实际应用,应充分体现数字化特点和优势,具有较强创新性,实施效果良好,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三、申报流程

  (一)申报单位应如实填写《AI解决方案申报书》,并将加盖公章后的纸质件一式两份,报送至市建设信息中心。

  (二)市建设信息中心常年定期组织第三方技术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出具初审意见。初审通过后,市建设信息中心组织专家评审,并将评审情况报市住房城乡建委科技外事处。

  (三)市住房城乡建委每半年对优秀AI应用解决方案进行审定、发布。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市住房城乡建委科技外事处李康,电话:023-63603771;市建设信息中心刘川,电话:023-63671020;市住房城乡建委数字重庆建设工作专班刁沉,电话:15002378643。

   附件:AI解决方案申报书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4年11月15日


原文链接:http://zfcxjw.cq.gov.cn/zwxx_166/gsgg/202411/t20241125_138278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