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导航仪”:土地使用如何精准落子?
时间:2025-05-21
来源:住建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在城乡建设中,规范土地使用、保障建设有序开展是极为重要的任务。合理的土地利用能够推动城市与乡镇朝着既定方向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而《城乡规划法》为建设项目的土地使用提供了明确准则。 今天,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
《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这一法规意义深远。在现实中,许多公共设施、公益项目往往通过划拨土地的方式推进建设,如学校、医院、市政基础设施等关乎民生的建设工程。倘若没有这一严格的申请、核定与许可流程,很可能出现土地使用的混乱局面。建设单位若随意选址、超面积占地,不仅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可能破坏城乡规划的整体布局,使功能分区混乱,影响城市与乡镇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强调一下,只有严格遵循该法规,才能确保划拨土地的建设项目在规划框架内有序推进,保障城乡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让每一块土地都能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推动城乡朝着宜居、宜业的方向稳健前行。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诚聘调研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278284、010-53386795、010-56232582。
上一篇:城乡共发展:五年规划如何让建设成果惠及全民? 城乡共发展:五年规划如何让建设成果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