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鉴定:筑牢建筑抗震防线的基石
时间:2025-06-09
来源:住建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在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下,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明确的规范为建设工程抗震性能鉴定工作锚定方向,成为保障建筑安全的重要抓手。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来给大家讲讲。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抗震性能鉴定结果应当对建设工程是否存在严重抗震安全隐患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抗震加固作出判定。同时,鉴定结果必须真实、客观、准确。
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环境变化、结构老化、功能改造等因素影响,抗震性能可能发生改变。真实、客观、准确的抗震性能鉴定结果,如同建筑的“体检报告”,能通过专业检测和分析,精准判断建筑结构的完整性、材料强度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如墙体裂缝、基础沉降等严重抗震安全隐患。若鉴定结果失实,隐患未被察觉,地震来临时建筑将面临严重威胁。
鉴定结果对是否需要抗震加固的判定同样关键。依据准确的鉴定结论,对于存在隐患且具备加固价值的建筑,及时开展抗震加固工作,能显著提升其抗震能力;反之,若盲目加固或忽视加固需求,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会危及建筑安全。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想说,只有以可靠的鉴定结果为依据,才能科学决策,既避免不必要的投入,又能有效降低地震风险,真正筑牢建筑抗震安全防线,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诚聘调研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278284、010-53386795、010-56232582。
上一篇:抗震工程的“质检防线”:数据与责任的坚守 抗震工程的“质检防线”:数据与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