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抗震:科研创新与政策支持的协同推进

时间:2025-06-12 来源:住建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地震灾害的突发性与强破坏性,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发展。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在地震来袭时关乎着建筑的稳固,更是人们生命的重要防线。在此背景下,一系列旨在提升建设工程抗震能力的法规政策相继出台,其中《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意义重大。今天,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带大家深入了解。

建设工程抗震:科研创新与政策支持的协同推进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明确:国家鼓励科研教育机构设立建设工程抗震技术实验室和人才实训基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对建设工程抗震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用地、融资等给予政策支持。

科研教育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设立抗震技术实验室,能够专注于抗震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体系的研发。配套的人才实训基地,则可培养出一批批掌握先进抗震技术的专业人才,为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想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建设工程抗震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给予政策支持,有着关键意义!在用地方面,简化审批流程,为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搭建桥梁。融资上,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专项基金等,解决企业因研发成本高而面临的资金难题,加速抗震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推动整个建设工程抗震行业迈向新高度,切实增强建设工程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诚聘调研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278284、010-53386795、010-56232582。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