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以房抵债陷阱!这4件事没查清,可能拿不到房也收不回钱

时间:2025-09-04 来源:住建内参编辑部 作者:

工程建设里,常碰到公司明明项目正常、账上有钱,却偏要拿房子抵债,这让债权人又困惑又无奈。全国住房与建设资讯发布中心的特约编辑提醒一下,这种方式看着能解决问题,背后藏着不少风险和法律门道!

警惕以房抵债陷阱!这4件事没查清,可能拿不到房也收不回钱

先说说风险。房子变现慢,想转手得找买家、办手续,急用钱时根本指望不上;定价也没准头,公司可能把房价定得虚高,实际值不了那么多;更怕的是房子早被抵押或查封,甚至项目烂尾,最后债权人拿不到房也收不回钱,维权起来没完没了。

再看法律规定。双方自愿签的以房抵债协议,只要没欺诈、胁迫这些违法情况,一般是有效的。但房子是不动产,光签协议不算数,必须办了产权过户,所有权才真正归债权人,没过户前,房子还是人家公司的。

要是公司能正常运转,哪怕被列入失信名单,债权人也别轻易接受以房抵债。完全可以走法律程序:先起诉,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冻结公司账户、查封资产,倒逼公司坐下来谈,争取要回现金。

实在要接受以房抵债,也得多留心。签协议前,一定要查清楚房子的产权——有没有被抵押、查封,能不能正常过户。而且最好等债务到期后再签协议,避免提前签了出问题,落得钱房两空。

总之,以房抵债不是最佳选择。债权人得摸清里面的风险,谨慎做决定,真遇到事,走法律途径才是更靠谱的保障。如果在以房抵债过程中遇到产权核查、协议签订等具体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避免踩坑;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的经历或疑问,一起交流避坑经验。

全国住房与建设资讯发布中心】诚聘特约编辑,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278284、010-53386795、010-56232582。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