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的权益保障:深入解读房屋登记的法律意义!

时间:2025-04-01 来源:住建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在生活里,买房子可是件大事,花了大半辈子积蓄,就盼着能有个稳稳当当属于自己的家。当开发商在依法取得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上建成房屋后,这里面还有个关键环节,和购房者的权益息息相关,那就是房屋登记。今天,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来和大家唠唠。

购房者的权益保障:深入解读房屋登记的法律意义!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十一条明确规定,在依法取得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上建成房屋的,应当凭土地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核实并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

这法规说的什么意思呢?当开发商拿下土地,合法合规进行开发建设,等房子建成了,不能直接就把房子交给咱们业主。首先,得拿着土地使用权证书,这是开发建设的基础凭证,去县级以上地方的房产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接着,房产管理部门会仔细核实,从房屋的建设手续是否齐全,到房屋面积、户型是不是和规划一致等等,各个方面都要审查清楚。只有审核通过了,才会给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这证书就是咱们房子的“户口本”,是咱们拥有房屋产权的铁证。

要是跳过这一步,或者登记出了问题,那咱们手里的房子,在法律层面就可能存在隐患,往后想买卖、抵押都麻烦。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跟大家强调一下,这看似简单的登记流程,其实对保障咱们购房者的房屋产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点都马虎不得。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诚聘调研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278284、010-53386795、010-56232582。

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